全站导航
手机版
首页 > 问答问答详情

双11手机销量再创新高 国产品牌中高端机型影响未来走向

实习编辑 20人阅读 分享 举报 05-17 标签:荣耀 小米 双十一 销量 华为

1个回答

11月11日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日子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购物日。 天猫等电商平台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带动了这一时期线上线下的集体销售联动。 手机作为目前至少一个中国人拥有的产品,在近期大面积全面屏产品爆发期间,也在双十一期间取得了出色的销售成绩。

数据喜人:3C手机销量稳居电商平台榜首

根据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的数据,3C产品线中手机的销量超过整体3C生产线的一半。 同时,由于线上线下联动,在众多线下实体店的销售中也表现非常出色。 手机产品整体销量呈几何级增长,甚至超过了2016年的双十一。而2017年是手机行业爆发和创新的一年。 无论国内外厂商在手机产品上追求创新,还是价格的持续下降,受益者最终还是属于消费者,消费者还有选择的空间。 更多的。

截至11日,京东有货节手机销量销量排行榜和天猫手机排行榜数据显示,荣耀稳居总销量榜第一。 从每日榜单到总榜单,我们可以看到国产手机的强大影响力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平均每日榜单前十名的手机型号中有7-8款来自国产品牌。 荣耀、小米华为、三星、vivo、OPPO等品牌,国产品牌的强大可见一斑。

具体分析显示,京东自11月1日起就打响了品牌销售战。 前十天品牌销量排名一直在变化。 截至总榜单发布,最终排名依次为荣耀、小米、苹果、华为、vivo、三星、锤子、OPPO、魅族、360。苹果的吸睛力相比过去有所下降。新品/8P的外观没有太大变化。 由于品类丰富、价位广泛,荣耀9等2000元级产品帮助其成为今年双十一销量第一、最大黑马。 紧随其后的小米也因其红米产品的低廉价格和高品质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与此同时,小米一贯以线上销售为主的销售策略也为其在电商平台上的表现小幅加分。

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双11销售额远超去年

线下渠道近来已成为手机厂商攻城略地的必经之路。 根据线下苏宁等门店的销售统计,华为、苹果、荣耀、小米占据前四,其次是vivo、OPPO、三星、魅族、华硕和金立。 可以看到,华为在线下渠道建设上还是比小米更好,而荣耀也受益于华为的线下策略,稳居前三。 在门店销售额排名中,苹果、华为、荣耀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第三位。 小米跌至第七位。 这说明,当更多消费者选择手机产品时,在关注产品价格的同时,品质也成为了他们购买的新标准。 可以看到,荣耀品牌今年双11销量排名第一,2000元及以上价位的荣耀9、V9产品销量依然名列前茅。 相反,小米由于红米手机品牌的大量销售,整体销量有所减少。 无法改进。 对于小米的产品,似乎大部分用户还是将其定位在底部。

作为双十一的主战场,线上电商渠道也是各大手机品牌争夺的宝库。 从榜单中可以看出,除苹果和三星外,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国产手机的数量远多于国外企业。 价格是第一个方面。 同时,本土品牌在手机UI设计和易用性方面优势明显。 优势。 比如荣耀、华为所使用的深度开发的EMUI,就是通过很多用户的使用习惯而开发出来的。 作为系统公司起家的小米也拥有不错的追随者。

针对荣耀作为黑马跻身双十一手机品类销量排行榜前列,荣耀总裁赵明提到,手机销售的渠道非常重要,短期内最大的变数是打通各种渠道。 荣耀实际上是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模式。 “55%在线,45%离线。” 与此同时,荣耀销售打通,官方与迪信通等合作,在全国城市开设手机零售线下店,带来更大的品牌推广,这也为荣耀手机品牌的销售业绩做出了贡献双十一期间。

相比之下,小米去年双11表现被华为和荣耀超越,今年跌至第四位。 客观地说,小米一直在推行小米和红米的双品牌战略。 一开始定价较低的小米,在定位上已经无法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而红米较低的价格已成为其主打产品,尽管整体销量很大,但销量却很低。 今年,仅有两款红米产品进入销量排行榜前十,表明小米的品牌效应有所下降。

从小米目前的渠道设置也可以看出,小米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仅在多个大中城市开设小米之家直营店和专卖店。 目前,已有180家门店开业。 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如果想要购买,只能通过电商平台和小米官网购买。 与其他国产品牌从一开始就注重发展线下渠道、增加更多销售合作伙伴不同,小米的线下策略却落后了一步。 2017年,线上线下渠道整体销量并未超过去年。 结果。

AI进军全面屏/中高端手机占据更大市场

比如荣耀,作为今年双11期间整体销量和销售品类最高的品牌,可以明显感受到其近期的势头。 从荣耀9到V9,价格是苹果产品的一半,但功能却相当强大。 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选择此类产品的原因。 同时背靠大树,可乘凉。 华为为荣耀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保障,在线下的深化和下沉也非常成功。 消费升级的影响也充分体现在用户选择产品的思维上。 从榜单中还可以看出,去年不同品牌1000元价位的畅销产品已经跌落神坛,2000元价位以上的产品已经跌落神坛。 高价产品让路,而主打低价高品质的红米产品却落后了,已经跌出了销量榜前三。

目前,手机销售的大多数仍是在20岁至35岁之间,而这些人也负责为家庭成员购买手机,因此他们购物欲望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手机销售的前景。 据双十一统计,各品牌在中高端手机市场的投入和上报均高于千元手机产品。 这足以说明未来中高端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业内知名人士表示,未来手机行业将划分出更强大的细分市场。 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手机市场将是各大品牌投入更多精力的主战场。 从目前2017年不同品牌的产品特点和价格来看,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价格的上涨。 未来,中高端手机产品将成为主流。

在苹果发布X代产品之前,全面屏大战就已经打响。 三星发布了S8E,小米发布了MIX,vivo发布了X20,荣耀发布了Play 7X。 这一系列信号都代表着更大屏占比的手机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未来,对于国内手机市场而言,外资品牌的竞争力可能仍难以企及。

作为国产品牌,其在系统研发、更新迭代速度、本土化销售方式等方面的优势,为下一个手机时代提供了保障。 人工智能非常流行,未来可能会添加更多这样的硬件组件。 苹果Face ID技术的成熟,已经为更多手机企业的下一步做好了准备。 为了避免机海战术,更多手机品牌可能会将黄金产品保留在自有品牌下,集中发展。 线下渠道之战也将在2018年再次打响。(郑伟)

热门回答
更多>
扫一扫 扫一扫,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