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手机版
首页 > 精彩点评 文章详情

宣布造车23个月后,小米过得怎么样了?

本文原创文章来自DT财经(ID:),文:蔡一吉、董道利; 资料:蔡一吉,董道丽; 编辑:唐业勤,设计:齐同辉; 运营:苏鸿睿,制片:唐业勤。

2013年,一位中国企业家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前往硅谷,拜访了当时全球科技界热门话题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并趁机试驾了一辆Model S,给这位企业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特斯拉车型的情报,他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前就预购了两辆Model S。

从硅谷回来后,他还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埃隆·马斯克是一个很酷的同学》的文章,并这样形容马斯克:“我们似乎在做别人能做的事情,但他却做到了别人甚至做不到”想想吧。”

这位十年前高度评价马斯克的企业家不是别人,正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如今他正赶着末班车加入汽车制造商的行列,或许很快就会与马斯克正面交锋。

不难看出,雷军早年就对电动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个人投资除外)他直到2021年才进入这个赛道——当所有人都以为新能源汽车大战已经到了决赛前夜的时候,小米却以迟到的号牌登上了舞台。

“站在台风口,连猪都会飞。” 雷军这句在创投圈广为流传的名言,也体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对“时机”的重视。

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比亚迪成为销量领头羊,蔚小利等新势力洗牌,特斯拉打响价格战第一枪……很难想象中国被诟病“飞猪论”,机会主义者雷军会在市场迅速紧缩的时候选择造车然后创业。

尽管小米宣布造车后,业界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几乎每一步都上热搜。 不过,实际量产要等到2024年上半年——很难预测届时电动汽车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为何面对如此巨大的未知数,小米依然坚持造车? DT财经根据财报数据,梳理了小米近年来的发展,发现了一些端倪:

事实:小米需要新的增长点

从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小米2022年全年营收将大幅萎缩,表现最差的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超过20%。

印度本土智能手机_印度智能手机品牌_印度智能品牌手机有哪些

与此同时,小米的毛利润从2021年第二季度151.5亿元的峰值逐渐回落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117.2亿元。稳定在这个水平还好,但如果毛利润利润率持续下降,可能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

为什么小米的盈利能力不如以前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小米的具体业务模块。 小米财报中,营收主要由智能手机业务、物联网及消费品业务、互联网服务等四项业务组成。

目前,智能手机业务仍占小米营收的大部分,占比超过60%。 但这样的骨干业务,2022年毛利润却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滑。 小米给出的理由是“促销清库存”,但如果全年都需要促销,可能只是印证了需求疲软。

物联网及消费品业务是小米“手机X AIoT(AI人工智能+物联网)”战略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分业务既包括小米自有产品,也包括生态链产品,涵盖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电子消费产品。

用雷军自己的话说,AIoT的底层逻辑是:“用小米做手机的成功经验,复制100个小米(产品)”。

在2018年小米上市之前,这条生态链确实已经产生了小米手环、小米移动电源等诸多爆款产品,也带出了华米、石头、九号等百亿、千亿产品。 ,还有云米。 的上市公司。

然而,小米上市后的这几年,生态链上的很多公司都开始脱钩、独立。 IoT产品很难普及,对手机业务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这也体现在小米的财报数据上:

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IoT及消费品业务毛利润因零部件成本下降而增长。 连接小米IoT的设备数量也持续上升,但IoT业务收入却大幅下滑。

总体来看,小米目前的营收命脉依然在于手机,但小米却遭遇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寒冬。

2017年以来,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 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6亿台,同比下降13.1%,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

手机厂商都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小米也在其中。

海外市场是小米的一大收入来源,但现在正在下降

事实上,小米早就在准备新的增长点,比如海外市场。

小米的全球化战略由来已久。 2015年,小米在新德里举办了首次大型海外发布会。 雷军的《你还好吗?》 发布会上的表演成为经典。 深耕海外市场多年,并取得快速进展。 海外业务确实已经成为小米的收入支柱之一。

不过,2022年,小米海外市场营收将出现下滑。

印度智能品牌手机有哪些_印度本土智能手机_印度智能手机品牌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三星和vivo超越小米,分别成为该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冠军和亚军。 这也打破了小米自2018年以来连续20个季度位居印度手机市场第一的记录。

当然,即使小米维持在印度市场的地位,其海外收入仍将受到全球智能手机需求疲软的影响。 据统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整体下滑12%。

曾经支撑小米高速增长曲线的海外市场,如今很难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通过高端化实现新增长并不容易

小米手机业务规划的另一个增长点是高端化——守住性价比山顶,占领别人的底盘,获取增量增长。

2019年初,雷军在微博宣布红米品牌将独立,接手小米的性价比责任,而小米主品牌将主打中高端市场。

到2020年2月,小米10发布,小米的高端化发展具体体现在产品上。

到目前为止,小米已经发布了四个高端手机系列。 但市场表现或许仍扛不住小米的大旗:

据统计,2022年第二季度,小米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停留在8%左右——并没有成功夺取受困于芯片限制的华为释放的中高端份额。

苹果在中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同比再次增长,从43%上升3个百分点至46%,仍然牢牢保持着高端手机王者的地位。 至于vivo,其高端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

印度本土智能手机_印度智能品牌手机有哪些_印度智能手机品牌

改变固有的品牌形象并不容易。 雷军曾宣称要“造世界上最好的手机”,但大多数人记得的是后半句话:“只卖一半的价格,让大家都买得起。”

作为一个拥有极其出色粉丝群体的品牌,小米的高端策略难免会让一些米粉失望。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雷军初衷的改变:

哔哩哔哩用户@众生皆苦,唯有自救,评论“小米不涨价,没有未来”视频:“这是一个曾经想改变世界,却被世界改变的人的故事”。 收到8619个赞。

但如果去掉粉丝滤镜,在实施高端战略时,雷军只是做出了任何一个手机品牌CEO都会做出的选择。 但到目前为止,成果仍然微薄。

决定造车,可能主要是迫于股东的压力。

IoT、海外扩张、高端化似乎都无法支撑小米陡峭的增长曲线。

随后雷军才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正式宣布小米将于2021年3月30日造车,并透露:

“直到今年(2021年)1月15日,董事会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电动汽车行业,说实话,一开始我是不愿意的。”

汽车制造趋势收紧、市场竞争加剧,或许是雷军不愿进入电动汽车赛道的原因。 但营收下滑在所难免,来自股东的压力也迫使雷军不得已而战。

在此之前,雷军只能算是电动汽车行业的热心投资者。

如果说2013年拜访马斯克是雷军首次表现出对电动汽车的关注,那么2014年他通过顺为资本参与创办蔚来,2016年再次通过顺为参与小鹏汽车融资,都印证了雷军个人的关注用于电动汽车。 长期专注于汽车制造(但顺为资本持有两家公司股份均不足5%)。

印度智能品牌手机有哪些_印度智能手机品牌_印度本土智能手机

赞赏 您的鼓励使我们更新的动力
全网好价
相关文章
扫一扫 扫一扫,看更多